毒性:經口屬中等毒性。急性毒性:LD50:1.25 g/kg(大鼠經口);LC50:24929 ppm(小鼠,30分鐘)。亞急性和慢性毒性:大鼠吸入4.69克每立方米,8小時/天,75天,無病理改變。暴露時間增加,有輕度肝萎縮、脂肪變性和細胞浸潤。致突變性:微生物致突變:鼠沙門氏菌5700ppm。DNA 抑制:人成纖維細胞5000ppm/小時(連續)。生殖毒性:大鼠吸入濃度(TCL0)1250ppm(7小時,孕6~15天),引起肌肉骨骼發育異常,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異常。致癌性:IARC致癌性評論:動物陽性,人類不明確。關于是否應把二氯甲烷視為動物和人的致癌物,動物實驗數據和人類流行病學數據尚不充分。然而,鑒于時下在對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發現,且這些數據在任務組會議之后已可加以應用,故應將二氯甲烷視為一種對人類潛在的致癌物。





還用作膠片生產中的溶劑、石油脫蠟溶劑、氣溶膠推進劑、有機合成萃取劑、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生產用發泡劑和金屬清洗劑等。二氯甲烷也用在工業制冷系統中用作載冷劑使用,但危害很大,與明火或灼熱的物體接觸時能產生的。由于該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,使之不可能在大氣中蓄積,其初始降解產物為和,進而再轉變成二氧化碳和鹽酸,當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時,其大部分將蒸發,有氧存在時,則易于生物降解,因而生物蓄積似乎不大可能。但對其在土壤中的行為尚須測定。
工業上曾經發生過殘留二氯甲烷與在N,N-里反應生成二疊烷而把工廠炸飛的事故。二氯甲烷微溶于水 ,與絕大多數常用的 互溶,與其他含氯溶劑、、乙醇 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。甲烷分子中兩個氫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。二氯甲烷是無色、透明、比水重、易揮發的液體,有類似醚的氣味和甜味,不燃燒,但與高濃度氧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。